2015年12月27日 星期日

寸王們的落難記

綜觀今屆歐洲四大聯賽,英超可謂充滿戲劇性:衛冕冠軍車路士淪為護級分子,相反升班馬或降班膽之流的李斯特城或屈福特之流卻進佔前列;傳統勁旅曼聯、利物浦卻一再浮沉。難怪英超比起其他國家聯賽受歡迎,至少不會那麼一面倒的「屈機」。

當然任憑那誰如何有先見之明,對於在同一領隊或近乎同一班底下,車仔沉淪以至「寸王」摩連奴極速下馬相信可謂無人能料(說估到是吹水吧),戲劇指數遠高於費爵爺退休後由莫耶斯帶領那屆的曼聯。

正所謂一沉百踩,英傳媒的一班「專家」們自然不遺餘力地分析摩帥敗走之迷,也充斥不少獨家「內幕消息」。說實話,摩佬對傳媒甚至同行說話向來不留情面,傳媒有機會自然不會放過任何「做佢」的機會。話說回來,小弟覺得「寸王」固然有點被勝利沖昏頭腦以致過於偏激甚至失控(如狠罵女軍醫實屬非必要),但要是把他的「寸」或「只懂打順境波」說成其失敗主因未免是有點「馬後炮」試問他在之前最成功的那幾季可嘗不是「寸寸貢」呢?而他在波圖、皇馬或車仔亦經常以「泊大巴」險勝強敵。某程度上,在球員生涯無甚名聲或作為以當翻譯員上位的他正是以「寸」及「以弱勝強」去建立自己聲威;如黎明話齋,魚柳包沒有魚柳就不是魚柳包;摩佬不寸就不是摩佬吧!

鏡頭一轉,在筆者下筆之時,人們現在討論的是另一「寸王」、摩連奴的師父雲高爾之去留無他吧,曼聯贏又嬴得不夠漂亮,最近五場不勝兼連負弱旅,雲帥自然被「喊打」。可是班霸曼聯輸固然是罪,但有些指責是有點無聊的:說他比賽時無落場提場不夠激情?君不見他多年前在不同球會奪冠時也是同一個模樣?又例如,有人說他愛排怪陣不跟常理出牌,那麼大家在世界杯看他在射十二碼前換龍門也不是看得津津樂道、高呼戰術大師嗎?用新人棄星級球員向來也是他哲學的一部份,也因而造就了沙維、梅拿等上位,怨也只能怨那些如廸馬利亞或小豆等球星在給予一定時間下也夾不到他或球隊吧。再說到他的球隊風格不及費爵爺般水銀瀉地,但人腳此一時彼一時之餘,難道繼任領隊也非得跟著傳奇前領隊舊有風格不可嗎?

撇除成績一環,小弟至少看到個別球員在他調教下在用波方面有顯著進步,比如史摩寧及楊格(至少他少了莫耶斯時的「91斬」吧)。當然他掛在口邊的「足球哲學」是龍是蟲屬見仁見智,但筆者又覺得,無論那個行業的領袖也好,行得出來也應至少讓人覺得他們有自己的一套(那怕是對是錯;再者很多時世事沒有對錯,只有嬴輸)

相反,有時我覺得雲帥在逆境時所談的「人生哲學」反而豁達得來也不失自嘲,值得深思:「這一刻我不能替自己辯護些什麼;歐聯出局了,現在我說的所有東西也是錯的。」「二十五年來每天我也會自我檢討。所以我是 - 或者現在我(因球隊幾連敗)應説我以前是 - 一個好領隊。」

說到底,任憑你是什麼王球評分析專家,大都是事後孔明用結果去反堆砌及支持其分析 (人稱 narrative fallacy),因世人也是慣常膚淺地輸打贏要,只是程度有別:有些喜極速轉軑又愛動輒咒罵,有些則耐性較大或較厚道 - 單看前幾屆有些阿仙奴球迷高呼炒雲格已 out 要換高普到近幾年有獎落袋又變回萬人尊重的教授變可略知一二(從這角度去看,阿仙奴高層是能抵受輿論壓力又有遠見的;相反高普去了利記後還在掙扎中)。因此在逆境時與其又煞有介事地辯護些什麼(反正輸了什麼原因也會淪為了弱者的藉口),倒不如接受俗世的遊戲規則,再乾脆用成績讓人閉嘴吧。

說到這對落難的「寸王」師徒們,總覺得若英超失去他們是失色不少的,單是賽後訪問也沒有那麼多妙語連珠吧。且看他們可否東山再起或絕地反擊對批評者當頭棒喝吧。


畢竟,這個世界有很多寸人,有些是寸得來很可愛或有型,娛樂性高讓人大呼過癮而憎不下他們:世界球壇的表表者為摩連奴;上流名門界昔日則有敢言風趣的賭王何鴻燊;演藝界或有把爛片賭俠大戰拉斯維加斯化腐朽為神奇、在高登仔心視為經典的萬梓良。當然,世界是不公平的,有此特質而仍被眾人寵愛為數者少;不屬此類別者又自以為是搞得不好的話小心則隨時會變成我們的叻哥呢!

* 文章亦刊於<CTgoodJobs.hk>及<852郵報>

2015年12月5日 星期六

香港我主場

早前香港在世界杯外圍賽主場大戰中國,小弟雖然向來睇波主張只談足球不談政治,也真心寄望國足能終有一日在大灑金錢下於國際舞台爭一口氣;可是身為「香港仔」,所謂親疏有別,支持港隊猶如條件反射,斷不會像梁特首般問非所答,閃閃縮縮。畢竟,不管身份有何敏感,「落場無父子」,香港人支持自己地方球隊也是天經地義吧。

回說比賽當日,某公司的老外大老闆特意包了一酒吧的一角並廣邀公司同事及公司其他的工作伙伴一起睇直播,順道聯誼,小弟有幸被邀出席。我想,身在香港的他得知眾人撐港隊情緒高漲,此舉確是態度正確,也政治正確。

該公司貴為跨國大企業,加上大老闆「吹雞」,眾下屬及工作伙伴們自然一呼百應。作為本港球壇一大盛事,當天出席的固然以「本地薑」較多,但也不乏老外;基於港隊近期大打爭氣波,再加上近年的中港予盾之情感投射,眾人看得異常肉緊,歡呼打氣甚至爆粗聲自然此起彼落,連港隊簡單的解圍、龍門接波以至國足射中柱也足以起哄一番,很是過癮。

相比我們一班「本地薑」的自high,再看一些出席老外們的反應可謂相映成趣 - 他們大部份有些玩電話、有些打呵欠,有些各自吹水,有的則不時外出抽煙飲酒。那本是無可厚非,畢竟他們只是香港的過客,或無什麼情意結可言;他們看港足對國足的比賽,猶如我們有時看英冠、英甲差不多,無愛隊、無球星又水準一般下,打瞌睡也是常識吧!

本來投入程度低是可以理解,只是看到有幾個老外看似對兩隊比賽水準一般及我們本地球迷們 hyper 地投入時不時表現出的那種不屑的表情以及嘲諷,令我不禁在想:就算中港大戰比起英超真是「海軍鬥水兵」,又或香港球迷真的是「大鄉里」少看港隊打緊湊(非一面倒)的國際大賽而大驚小怪也好,也犯不著這種臭嘴臉吧?又無人用槍指著他們留低,大不了便起身走人吧!當然他們不走大概是要響應這次是老外大老闆搞的活動,要拍拍馬屁不好意思早走吧......

看著他們,也令我想起有時會偶爾聽到一些到港工作的外來人士常愛無病呻吟:

「我不太喜歡我現在的工作環境!作為美國人,雖然這家是美資公司,但太多 local 香港人了!還是較喜歡多一些美國人的公司工作!畢竟公司較 international culture 嗎!」(難道在香港工作也應該是要公司大部份是美國人才正路嗎?喜歡多美國人的工作環境那為何不回美國工作呢?另外,一個人覺得只是美國就代表 “international” 的話,那自己本身又有多 international 呢?)

「我在港的生活質素不及在老家時的一半;看看我住的地方有多細xxxx(下省一千字)(香港地小人多是國際級普通常識,要住大屋就應該到別的地方或叫公司包住大屋或加多些人工給你才答應來港吧!)

聽落看似高人一等及不屑呆在這裡,可是當有人再三問他們既然如此可會回老家或到別國時,他們通常卻是無言或說不會,然後繼續乖乖的留港工作發展…… 或者我們應該慶幸,這些外來人士無論口中有多大怨氣或不滿也好,還是甘願「屈就」或「硬著頭皮」地要來港旅遊、工作和生活 - 那應代表香港雖然真的還有很多問題「未解決」,但至少應還是在機會較多、生活較自由便利又多元化或服務質素較有保證等各方面有其可取地方才令人「流連忘返總是情願」吧!

至於上述幾位看著中港大戰面露不屑的外籍仁兄,小弟替他們因要畀面巴結大老闆而那麼不情願仍要呆坐九十分鐘看一場「低水平」兼零比零的比賽覺得甚為可憐和可悲 - 而為了成全他們的「不屑」,那一刻我決定更大聲更 hyper 的在他們耳邊替港隊打氣...... 鬼叫那酒吧和香港都是我們這班土炮球迷的主場」呢!


香港好波!



* 文章亦刊於<CTgoodJobs.hk>及<852郵報>

2015年11月19日 星期四

香港讀書真受氣

跟一些較資深的candidate 交談時有些獵頭行家很愛問一些很 check-box HR 問題,小弟則往往很怕聽到。畢竟他們「位已上」,說 skill-sets 差別不會很大;而那些什麼 strength & weakness management style 之流的問題則屬低層次的「吹水」- 難道他們真的會跟你說自己很樣衰很惹人討厭嗎? 這些問題淺談尚可,多談則無謂。

反之我認為談談他們對行業前景、公司特色的看法或個人家庭等閒話家常更能立體呈現他們的sense 、性格及風格。最近有幸和一基金公司中高層 L 聊天,說著說著,話題扯到其K3 兒子考小學一「氣頂」之事,令人不禁慨嘆在香港求學是可以何等受氣。

話說,他替他的兒子報了一間小學,幾經辛苦過五關斬六將後來到 Final Interview,兒子卻碰上感冒發燒;雖然他的兒子是依舊的精靈活潑,本可「頂硬上」 -只是基於公德心,為免有機會傳染其他人,LFinal Interview 當日帶著兒子以及醫生紙主動申報看看學校有甚麼另外安排;誰知該校的「安排」正是想也不想便取消其兒子資格 - 既不讓其兒子入場應考(因怕傳染),也不打算安排擇日面試。「那即是懲罰誠實的人吧!早之不告訴他們啦!」L說時還一股怒氣 - 這也難怪吧,畢竟考公開試有時也可酌情重考,更何況那是小學面試,又不是筆試;更何況又不是甚麼大病,只需押後數天再定日子吧!唯一的解釋是,那學校根本不愁學生,因此犯不著為個別應考者花額外功夫。

我說,既然那學校「串嘴」成這樣,斷估是那些出名盛產尖子或十優港姐之流的名校吧?誰知 L 告知那原來只是位處石硤尾的一家天主教小學S -歴史尚算悠久,有一定名望,但距離所謂一線名校仍是有距離;只是可能真正一線的名校競爭過於激烈,引致像小學S 這種學校也水漲船高,變得搶手及自以為是。

對於L 慘吃無情閉門羹,小弟深表同情,也只能勉勵他比該校更好的小學多的是;再者,小學S連自己細選入final round 的學生也顯得如斯不在乎或不講情理地對待的話,那麼他們在栽培學生方面也應不外如是吧。

事實上,近年家長們為子女爭學位真是各出其謀:「孟母三遷」瞄準校網自然不在話下 - 不信教的「忽然虔誠」、對母校本來沒多歸屬感的突然「敬師」、出錢出力「回饋母校」者比比皆是 - 但做足全套最後叩門失敗者也不少。

本地家長爭崩頭之餘,據知老外們也為子女在港讀書而頭痕,皆因國際學校學位也是僧多粥少,識人、有推薦信、父母行業高尚或有錢買學卷也一位難求 - 這或多或少也影響這班 expat 來港買工作的意欲;有云新加坡正正較少有外籍小童學位不足的問題而較易吸引expat 定居,某些企業也因而偏向把亞太總部定於新加坡。


我想,「修身齊家」某程度上放諸四海皆準;而兒女們的教育配套可謂一國際城市吸納或挽留專才的重要一環 - 現在香港的教育配套正是有點畸形得令人喘不過氣來。要是處理不善的話,先別說發展什麼四大產業吧,留不住人才下香港的競爭力已先被削弱。

* 文章亦刊於<CTgoodJobs.hk>及<852郵報>

2015年11月8日 星期日

韓國財閥

最近有幸替一外資企業到韓國當地作招聘,藉此對其求職市場作較深入了解,甚為有趣,也值得深思。

在韓國,基於歴史因素,造就當地以三星、現代、LG等為首的財閥 (Chaebol)之獨大;話說,在六十年代,當時韓國在內戰後一窮二白,政府便對這些以家族形式經營的財閥威迫利誘,強硬地要求他們跟隨政府大方之餘在各範疇也施予各種政策上的優惠藉以振興經濟。這些財閥在韓國國內毛孔不入,深深主宰著國民日常大小生活,絕對可媲美香港以李氏為首的地產霸權。

當然「獨大=腐敗」可謂永恆不變的公式 - 雖云財閥對韓國經濟貢獻良多,可是帶來的問題也不少:比如説,他們衍生的壟斷問題嚴重,官商勾結也不時發生;再者公司也走不出家族生意的「中央集權」框架,往往決策取決個人喜好等 - 某程度上,這些行為在香港的地產霸權企業的作風可能也是大同小異,只是也沒有韓國的財閥般來得明目張膽吧。

事實上,小弟和一些在香港大韓企工作的香港員工交流時,他們也笑說其企業文化的「獨特」-比如說,韓國老闆不時會在面試時突然不作一聲走出會議室講電話然後自由出入,也偏向是「一言堂」及有點「大男人主義」,引致不少習慣在歐資美資公司工作的人慕名加盟後也會「水土不服」。可是,在韓國,不少當地畢業生卻是以加入財閥為終極目標 - 父母會視子女能加入財閥為光宗耀祖的畢生夢想;畢業生寧可失業兩年、不入跨國公司也要等機會入財閥;財閥則每年不亦樂乎地舉行科舉般的考核任意揀卒(坊間甚至會出精讀教人預備如何過五關斬六將)。到底財閥對當地打工仔為何有如斯吸引力呢?

綜合各評論和分析,可歸納以下原因:

讓金錢説話:打工仔大多求財不求氣,據幾年前當地一項調查顯示,員工在財閥的普遍人工比外資公司高12.5%;比中小企高56.2%;比國有企業也高26.6% - 因此國際知名的跨國在當地也難已和財閥爭人。薪水愈高,怨氣愈少 - 講完。

軟性宣傳:除了銀彈外,財閥也愛藉傳媒軟性宣揚其家族或主席總裁們的傳奇豐高偉績,以及其對國家的貢獻或企業如何在國際巿場揚威為國爭光 - 令人民也會覺得在財閥工作有多一份使命感、自豪感 - 當然,他們的軟性宣傳理應是比鄰國朝鮮的神化金氏來得高明和自然的。

鼓勵研發,放眼國際: 銀紙和門面功夫做足外,不得不承認,韓國的財閥是有遠見且勇於求變的 - 他們放在研發的資金不斷提升,財閥也不斷改革優化企業架構和行政決策,也發展各自專長的領域,在國際市場佔一席位,而非只利用本土政府政策上的優勢「塘水滾塘魚」。產品市場發展和機遇空間大,人才自然願意加盟。

人才投資: 這也是財閥最「揼本」的一環 -以三星為例,據說他們會每年挑選一定數量的精英,免費讓他們在國外「體驗生活」一年,好讓他們了解當地國情文化,以便日後在國外擔任要職,成為該國專家;而據調查顯示,三星自2003年起花在培訓的金額是一般日資企業的兩倍,歐美企業的三倍!


如前文所言,韓國財閥的獨大在社會和經濟層面仍是衍生不少問題;只是基於他們能令打工仔有錢有面有機會,自然不難收買人心吸納人才。籠統地說,有人才,企業自能持續發展。反觀香港的所謂大企業呢?除了慣常別人常言道的「傳統保守」、「算死草賺到盡」、「待遇不佳」外,他們又會有遠見去改革吸納一流人才,讓本地薑不會普遍對其反感,只嚷著做外資公司嗎?就筆者所見,個別本地公司是有此遠見的 - 只是要像財閥般在韓國和外資於吸納人才上爭一日之長短,仍是遙長路遠啊!

* 文章亦刊於<CTgoodJobs.hk>及<852郵報>

2015年11月5日 星期四

世界級

最近,前曼聯傳奇領隊費格遜出新書,自然四出接受訪問宣傳,並說到在其麾下曼聯中他認為只有四位世界級球員,包括 C朗,簡東拿,傑斯以及史高斯。

只怪費爵爺「位高言重」,或在其紅魔王朝下猛將確實太多,此話一出,立刻引起迴響。其實說者無心,他可能純粹抒發自己主觀心目中出色的球員,可是演變下來卻被解讀為「那就是說 xxx 未夠班做世界級吧?」

就此,記者自然不放過天生萬人迷碧咸。「我幸運地為最偉大的領隊效力.... 也偏向應同領隊所說的 - 有ㄧ些球員是真的稱為世界級,而我也有幸跟他們並肩作戰。 」他更直認自己不比C 朗好。

說實話,碧咸是否世界級實屬見仁見智,也是有如「比利還是馬勒當拿較好」的無間斷爭論 - 他的傳中球及罰球絕對是「屈機」的,也足以如費格遜所言的世界級球員是 game changer;可是他的速度和腳下功夫又確實真的只屬一般,勉強只能說他作為球星時比賽時也尚算勤力投入不錫身吧。但無論如何,碧咸上述那回應就一定是「世界級」的 -要是「世界級」言論原無意冒犯,其回應正好令花生友、搞事者收口;那怕費的言論真的是衝著他而來,也姑勿論他是真心認同或是虛偽,他那看似謙虛的回應是少一點自信也說不出來的,而潛台詞亦仿如是:「我今時今日仍名利相收,你當年也要用我去完成大業,就算不是世界級又如何?」

其實在生活或工作上,有時我們不自覺很在意別人的言論或看法。「其實你怎樣看我呢?」「他在背後說過我的什麼呢?」「我真的不是這樣的啊!」尤其對著有點無關痛癢又總愛指指點點的路人甲打手乙,與其婆媽糾纏,倒不如豁出去「好!隨便說!企得這個位我預了!」「呵,是嗎?我可能真的是如他說這樣呢!」  -人家閉嘴「吹你唔脹」之餘反可能反嬴了一份瀟灑和尊重。我想,雖然實踐起來可能不易,只是就算沒有碧咸的樣貌或球技,也可不妨一學他的氣度或胸襟吧!



* 文章亦刊於<CTgoodJobs.hk>及<852郵報>

2015年9月27日 星期日

超然的條件

最近,梁特首的「特首超然論」令原來已鬧得滿城風雨的政治議題鬧得更熾熱,而「超然論」也理所當然地成為笑柄。有時在想,既然某些人既然已去到差不多打個呵欠也會被指污染地球的時侯,為何仍要說些火上加油的傻話「自焚」呢?只能說句有人真是x得少或天生愛被 x

說起「超然」,在職場總有些人是地位「超然」的 - 他們未必是公司最高級,但卻擁有「無冕」的權力:遲到、早退、「串串貢」、「有佢講無人講說話大大聲 他們「超然」可能是因為他們是太子黨,有大佬照,以及真的是非常有料到或是公司重點栽培的明日之星等,令公司可能覺得真的不能沒有他們/沒有他們會很麻煩/不想已投放在他們的額外資源浪費,因此連老闆們也要畀面或有點買佢怕」;無論如何,他們是「超然」得有點「屈機」,但又真的只能說聲吹脹。

有趣的是,情況猶如梁特首可能看見李光耀在新加坡的鐵腕強勢但其地位卻「超然」後加以處處仿效一樣,在職場上,公司總有些人看見某些員工在公司地位「超然」後有樣學樣,自視過高地以為公司不能失去他們,處處多多小動作或出口術,但卻不自知自己在眾人眼中可能只是一塊平平無奇的「雞肋」。

以下是一些管理層對一些自命「超然」的員工在行為上之有趣分享:

「老闆,我出面有個很好的機會,你是我會怎樣選?如果我辭了職後你和公司會怎樣呢?」(你想他們告訴你他們會怕得要死嗎?)

(完成一件應要做的事後)老闆,你看!我平時不做罷!要是我要做的話是一定會做得很好的!」(反正也要做,有能力而做不好比無能力去做好不是更不濟嗎?)

「老闆,我知我是“不易被 manage” 的!真的辛苦你啊!(“不易被 manage”  辭彙近年在職場被濫用,也可能因些性格巨星的出位行徑而被傳媒渲染為很光榮的事。)

「老闆,我覺得我在 market xxx 人工啊!我也知道公司裡和我同期入行Tony 也是賺這個錢啊!」(那要是你跟梁朝偉同期出生,那是否也代表你也要和他一樣靚仔又有錢呢?)

某程度上,人是自戀的 - 人人都希望自己在公司或別人眼中是地位「超然」而非「雞肋」甚至是「廢柴同盟」- 事實上,人也是主觀的,員工的價值高低也不是常有客觀標準;任憑你我如何像林鄭般「好打得」,碰上某些老闆可以因功高蓋主或看不順眼而變成「雞肋」。

可是,筆者總覺得,人到了某年紀,人生閱歷越多,就算人們不宣之於口 buy buy 你,從些日常細節或交流上大概也已可作reality check;只是這世界總充斥著一班「唔知碇」的人,手上籌碼有多少去 bargain 不知之餘,還愛癲覆或簡化因果關係:看見鄰家有人串嘴耍大牌卻升職加薪看似地位「超然」,便照版煮碗大玩串嘴大牌,卻不知那只是「果」而不是「因」;情況好比李光耀在新加坡地位「超然」,是因為他真的用數十年帶領國民走出困局邁向富庶;鐵腕、專制、愛告人等某程度上只是(大多)人民純粹因為他及其功績而甘願接受的代價。相反梁特在沒有功績和認受性的情況下學人大喊「超然」、「vote them out」或「很想笑」等說話去攻擊政顯強勢有為,自然只會自招更多麻煩、敗走得更快。


回說可謂「超然」,本人覺得梁朝偉最近那丸美的眼部護膚廣告正是「超然」的表表者:試問梁只是齋坐下來個眼部大特寫然後隨口說幾句,但拍出來卻如斯脫俗又不覺得「頹」(雖然其實真的拍得幾「頹」),要不是梁朝偉如斯「超然」級數,就算只是退步給你一個你我已知是誰的「爆紅小鮮肉」陳偉霆,你敢這樣拍嗎?

* 文章亦刊於<CTgoodJobs.hk>及<852郵報>

2015年8月30日 星期日

老闆們的「開羅宣言」

最近,看到一紀念抗日的影片名為「開羅宣言」,宣傳海報把毛主席放在中心位置,但惹人發笑的是毛主席在歷史中根本没有參與開羅會議,「抽水」之意昭然若揭。雖然電影從來未必完全反映史實,而中國的製片人或真的要為了通過電檢而要討好「主子」也好,甚至就算他們辯稱有毛主席在海報也不代表他在片裡有參加會議也好,可是擦鞋擦得如此露骨,低手也。

當然上述這類「又要威又不肯認低威」並非我國專利,比如日本仍有人把二次大戰的侵略説成「解放亞洲」;而韓國則説端午節、孔子是源自他們; 說近的還有我們香港「偉大」的民建聯黨員們常用「成功爭取汽水機」等技倆等等... 總之一切好的人和事就急不及待去攞彩,不好的則死撑或把不合理的合理化。

在職場上,這種低層次的「開羅宣言」我們也屢見不鮮 - 以下的畫面大家可能也會令你覺得似曾相識......

l   某員工之前可能表現平平無奇,但這期突然發威或表現神勇,他的老闆立刻由之前的愛理不理到突然關心,造樣地跟他 catch up review —兩次,然後周圍對誇獎說是因為他 train manage 得好... (這種情況在業績主導或略需運氣的銷售行業最常發生)

l   很多新老闆上場,第一件會做的指定動作是不是幹實事,而是有理無理煞有介事口號式地大睬上一手老闆或現有團隊如何不濟,方便日後在順風順水時便高呼自己是 Game Changer

l   另有一些升了神枱級的老闆可能閑著無事幹,最愛對旗下團隊指手劃腳:團隊表現好是固然如半澤直樹所言是「下屬功績是上司功勞」;只要稍不如意,最常聽到的台詞是:「我以前做你那個位時 xxxx(潛台詞則是:「我很重要,我—放手無睇實你們便 收皮”......)


其實,「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是常識:常把 Teamwork 掛在口邊,但「贏就自己,輸就人哋」者,契弟也;尤其作為領導人,贏了固然是型,輸了也得要企定(看看英超只有領隊而非球員因戰績差而被炒便是問責制的終極體現)實上,當你站在勝利團隊的一方時,無論仆心仆命或坐享其成也好皆已頭帶光環,說話也大可高姿態兼大聲聲了 - 還需要抽水抽得那麼盡,像那電影般非要硬把毛主席放在海報中心不可嗎?


* 文章亦刊於<CTgoodJobs.hk>及<852郵報>

2015年8月6日 星期四

我老闆細我四年......

Martin 在公司A 現在是滙報予新老闆 Ricky... 但原來 Ricky 是比他細四歲的...... 死啦,Martin 應該很不高興啊!」那資歷頗淺的 Recruitment Consultant 説著,擔心他最近替公司聘請的 Martin 會因而走人。

有時覺得,疑神疑鬼、陰謀論或太多假設可説是城市人的通病;可是如上述的 Recruitment Consultant Martin 的老闆細他四歲而假定了Martin 會很不高興未免太攪笑。環顧 Fortune 500 公司裡的CEO 有不少在三十尾至四十頭已坐穩第一把交椅,那麼其下、四五十歲的下屬們豈不是全都不高興?

雖然這想法攪笑,但在職場上有此説法的人為數不少 - 當中以初出茅廬頭幾年者為多,亦無可厚非:因當大家也是一張白紙時,你會很容易覺得「大家都無經驗可言,這條友憑什麼 head 住我?」,也會容易有 fresh grad symptom (即最愛在公司周街問人那大學、那一學系、那一年畢業甚至出生......):「吓?原來他也是和我一樣 11Kong U BBA 畢業呀?即是今年二十五歲喎!那麼就坐這個位!?」語氣有點像發現新大陸似的......

過了「白紙期」後,很多職場中人之前的「原來老闆細我 x 年」這在年齡上「斤斤計較」的觀念會慢慢消失:除了是因為在職場上跌跌撞撞後,深明各人能力、際遇有異外,更重要的是自己也開始經歷過成為那「細下屬 x 年的老闆」- 屆時,再謙虛也好,或多或少也會偏向相信自己是有能者居之而不想承認自己好運或「未夠秤」而被人年齡歧視吧!事實上,再退一步用小學雞數學一想,年紀愈大,其實年齡的差距愈微不足道 (比方説,六歲比五歲年紀大 20%,但到十五年後,二十一歲的那人只比二十歲的大5%!)

當然,就小弟所見,部份較資深的人(通常正是無甚管理員工經驗、未有上述「細下屬x年」的經歷者)仍是「唔化」地執著老板A 原來是在 19xx 年出生,一旦發現比自己年輕,便大做文章一番或借意常掛在口邊;相反年紀比自己大的則彷彿 “Gur d”,一切來得較合情合理般,實則是自欺欺人的迂腐思想 - 也許你二十出頭初出茅蘆時可能真的不會有太多機會被細過你的人 head 著你,到你三十多歲也不能倖免;或到你四五十歲時你的老闆們斷估也不會全部都五六十歲吧?


因此每當聽見某些愛在辦公室同事或老闆們的年齡上糾纏時,我通常會覺得:除非他/她是想「溝仔/女」或純粹偶然八卦一下,否則與其常掛在口邊的話,倒不如乾脆靜靜的接受現實:承認自己真的技不如人,際遇不夠好,不夠勤力和不識做人,或是生得不夠靚...... 還有就是老豆不是誠哥吧!


* 文章亦刊於<CTgoodJobs.hk>及<852郵報>

2015年7月26日 星期日

鬼佬 boss vs 華人老闆的迷思

最近,網上一文章細數「鬼佬 boss 與華人老闆的八大分別」,那筆者一面倒的稱讚鬼佬 boss 如何隨和、體貼、包容、正面、闊綽和不計較等,完全把華人老闆比下去,甚至最後斷言找好老闆還看膚色,引起一番討論。

反對此命題者説上述的事例只是列舉一般好老闆與差老闆的行徑,然後扣上鬼佬 boss 與華人老闆的帽子,以偏蓋全;其實這與最近兩大才子爭論「民族性」是否存在異曲同工 - 信者則有,不信者則會説這是主觀的標櫼化 - 爭論沒完沒了。

可是,小弟偏向覺得無論如何因人而異也好,不同種族的人在處事手法或價值觀上總會有一些共性(或民族性)可綜合分類的 - 但那不代該作者有關鬼佬 boss 與華人老闆的論述是正確 - 畢竟鬼佬也有很多國籍,只作單一分類未必過於膚淺:比如人們通常會説英國鬼看似紳士,善於語言藝術但流於虛偽;美國鬼愛吹水車大砲,但做事手起刀落;德國鬼則坦率實幹少廢話,但説話倔強無尾音;意法鬼則長氣 hae 爆見稱,但要求 random 得很...... 試問當不同的「鬼」也有不同風格時,我們又豈能只是一面倒在鬼佬 boss 貼金呢?

當然該作者的「buy 鬼佬 boss」心態在職場也屬普遍,但實情是:

l   能有鬼佬 boss 的公司大多是跨國企業 - 能有本事「跨國」的公司本身自己在品牌、人才、工作環境或企業文化也應是較優秀 - 那跟老闆的膚色未必有關。

l   雖然就小弟所見,不少老外其實也是頗平平無奇,但能「空運到港」的至少是公司賞識的;就算是那老外毛遂自薦來的或多或少也應是有丁點兒上進心希望事業有所突破 - 他們的質素差極有譜或是 above average(而公司理應也不會傻得允許一條在老家也犯眾憎的「廢柴同盟」東來的)。因此鬼佬 boss vs 華人老闆在香港的比拼本身就不是 apple-to-apple

l   就筆者所見,外國人的文化確是偏向讚賞、鼓勵,什麼也 “Excellent”“Great”一番,相反中國文化則向來較含蓄內歛;可是只要細想一下,物以罕為貴,什麼都是「好」也不見值得稀罕,也會令人不知什麼是真正的好;亦有云「讚賞」實是最不用什麼成本、最廉價的獎勵;再者,表面讚你,背後插你不是虛偽得更恐佈嗎? 依小弟觀察,鬼佬 boss 表裡不一、講一套做一套及反轉豬肚的機會更大 - 只是他們的行徑和想法不會讓不是常有接觸的 junior 可看到吧;相對而言,華人老板要是仆x 的一羣則通常是相對做得較出面的 - 誰較好?那可能只是「真小人」與「偽君子」的選擇。

l   在香港,祟洋的心態普遍存在(上述那作者可能是表表者) - 同一件事若由鬼佬 boss 或華人老闆做眾人的觀點或許完全不同:華人老闆粗口橫飛,你會覺得他如某網上片段中的地產經紀頭目捽數大會般粗鄙、不懂尊重人;可是鬼佬 boss fxxk language 時你卻可能會聽得更順耳(可能不是母語吧),甚至只是覺得他只是如The Wolf of Wall Street 裡的 Leonardo Di Carpio 般有型、進取吧!又例如,鬼佬 boss 和你 goodbye kiss 或擁抱,你會較易接受,認為那是文化禮儀(雖然他們當中也不乏抽水成份 - 尤其當你看見他是很選擇性地揀人來 goodbye kiss );華人老闆對你幹這些?除非他長得像古天樂,不然那肯肯定是博懵、猥褻!

話説回來,那「鬼佬 vs 華人」的作者立論縱是流於表面,亦不是用同一把尺去量度,但有這見解也屬無可厚非:畢竟,當你環顧一些在坊間受歡迎的僱主大都是如 Google Goldman Sachs 等「鬼佬」公司;華資公司呢?姑且拿最成功衝出大中華的一兩間問一問 Candidate 的評語,得出的 hashtag 往往是:#工作量繁重#“chur”#度叔#算死草#搾乾人#內部系統運作混亂#決策朝令日改#血汗工廠#李氏力場#......那怕上述未必是事實的全部,亦那怕不少外資公司也是同一樣的天下烏鴉一樣黑,華資公司的可能就是那塊「羊皮」。這亦能解釋為何我們經常聽到為何人們總愛把「這間公司/這個老闆很 local – 唉!不好的!」掛在口邊 (雖然他們自己也是土生土長......)


我想,華人老闆及華資公司在心態行為、employer brandinginternal communication 以至 HR Policy 確是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 不然的話,任憑你業績公佈有多亮麗、捐了多少錢做善事也好,都不足以吸納頂級人才加盟啊!


* 文章亦刊於<CTgoodJobs.hk>及<852郵報>

2015年7月4日 星期六

男人的恩物

説起男人的恩物,眾男士們會有不同的答案:PlayboyAVPlay-station、偉哥、hair gel 等等......

就小弟而言,和女人 shopping 時商鋪裏的那張椅子也應是男人們的恩物。

「和女人 shopping」對男人來説可説是頗吊跪的命題 - 一方面,未有著落「一支公食自己」的單身男往往可能只能暗地惋惜,慨嘆「這些機會不是屬於我的」;另一方面,「有幸」有這 shopping 機會的男人們除了是在未追到手時「有情飲水飽」或拍拖初期的蜜月期外,久而久之慢慢吃不消是常識,同時亦要面對進退兩難的局面......

不陪她 shopping 嗎?「你咁都唔陪人哋?」「你已不珍惜和我逛街的時間了!以前不是這樣啊!」抵受不了出口術要陪她 shopping 吧?這可有趣了。

先撇除是否要幫手埋單畀錢這一環,單是陪 shopping 時對著的那些女人衫、女人袋、女人化妝品,以及她們揀東西時要被她問意見而要畀不能行貨的反應 (雖然很多到最後只是你有你講,她有她決定.....),還有那以為她已揀定了可收工走人時因三心兩意又回到起點再揀過時的反高潮,足令男士們跌入「無間道」 - 當然我也深信有部份男士是真心地有興趣陪女士 shopping 的 ,就正如總有人會説自己樂於交税和服兵役一樣,造福社會匹夫有責吧!

可是品格沒有那麼「高尚」但又履行「匹夫」之責的男士們最終只能陪 shopping 時在旁當「跟班」,等了又等;而那在 shopping 前説自己又頭暈又不舒服的女伴卻會愈 shop 愈起勁;後勁不繼的男士們最後或會獲得「女王的特赦」:「不用你跟著我了!自己逛逛一會再滙合吧!」

留意此話的重點是「再滙合」,即不能一走了,也要「等埋發叔」的;可是在正常的情況下,我相信男士們在同一商場就算逛兩三次後,女士可能還是在同一鋪頭揀衫 - 畢竟男士普遍在買東西時決斷力或較強,但這方面的「持久力」一定難逞英雄啊!最後男士總會不自覺站在店舖門口當「護衛」;走運者則可在某些商店裡找到椅子坐下來,至少可抖著乖乖的等候「女王」指示吧!

曾經有一次在一女性時裝店內看見麻甩佬A 坐在椅子上呆著,遠遠看著那猶如賭俠大戰拉斯維加斯裏的萬梓良走遍沙漠時大喊「天地有正氣」般痛苦的麻甩佬B 陪女伴走進。麻甩佬A 下意識立刻騰出空間虛位已待,麻甩佬B 立刻撲過去「成功抵壘」坐著  - 兩男互相對望,雙眼充滿無奈迷茫;彼此苦笑了一笑,盡在不言  - 作為麻甩佬C 的我看在眼裡是多麼感動啊!

因此,在現今講求用家體驗(User Experience) 的年代,小弟懇請那零售商店不妨考慮在商鋪內不同的方位多設椅子,好讓一眾小男人們偶然要陪女伴 shopping 所面對這「幸福的煩惱」時至少有多一點依靠吧!




* 文章亦刊於<CTgoodJobs.hk>及<852郵報>

2015年6月27日 星期六

一個好人

最近和一公司的主管談天時,他説起其中一個自己頗看重下屬 Robert ,不禁搖頭婉惜,皆因他總是覺得其愛將是可以更上一層樓的,只是總是差一點點表現以致不能上位...... 看著他説是多肉緊,本人心表明白 - 畢竟老闆們有時看下屬就像賭馬一樣,總愛事先估誰能跑出,估中了就代表自己眼光獨到;當然那也和賭馬一樣,令人跌眼鏡者往往比比皆是。

回説上述的Robert,他欠奉的一點點是什麼呢?

無「大佬照」?肯定不説,尤其他的老板已「打開口牌」說看好他,在工作上表面上有多公正也好也會「畀位佢上」。

你說他不勤力嗎?也不是。他的老闆説他是公司最勤力,最「早到遲退」的。

那他很蠢吧?他的公司是行業的翹楚,和周星馳在「特首豬狼鬥」時所説的一樣:「從來不和蠢人做朋友的。」

Robert 究竟衰在那裡呢?「衰在喜歡當“大好人”。」他的老闆説,Robert 的問題在於他老是想面面俱圓當「大好人」,很喜歡花很多時間及心思和同事打牙骹、説笑話搞 Gag,又細心地噓寒問暖,或是喜和人訴心聲、擁躍搞飯局和聯誼活動等;同事要他幫忙,他立即放下手上工作辦妥;有時同事沒有叫他做的,他也會自動請纓強出頭;久而久之,同事有理無理、公事私事也找他,而他自己花在本身工作的時間則少之又少 - 雖然從老闆的角度,這些行為對團隊精神而言絕對無害,亦充份體現「和諧」,只是就個人工作發展而言則有點本末倒置,什麼都幹得不夠好。Robert 的老闆其實已一再提醒,只是江山易改,本性難易。

説到這裡,Robert 在辦公室內的行徑令我聯想到情場上的「觀音兵」:兩者同樣是默默付出,處處先想別人,犧牲自我也在所不計,最終被人搵著數也心甘情願。可是,在情場當一個觀音兵,也至少真的可能幸運地得到垂青「升呢」坐正(不然的話,這個世界便不會有鄧健泓或崔建邦之流);可是在職場上當一個「大好人」,換來的卻可能只有女同事們的一句吳若希式的「巧 say 利!」「巧勁牙!」或男同事們的一句「好嘢呀,大佬!」等一陣歡呼聲。

當然,有人大可説做人應不求回報,也可以説同事也是朋友,幫幫手也在所不計 - 至少他賺到不少人緣吧;可是,我又覺得要是人緣真的要歇斯底里得去「犧牲自己」才能換取的話,那確實太過火又不健康了。

總括而言,當好人做好事一定是好的,但也得視乎能力、時間和處境,量力而為- 要是 Robert 是一個無所事事、沒有什麼晉升可言但求快活八卦過日辰的小秘書或已上了神枱不用幹但又想籠絡人心的老闆的話,那他的「大好人」行徑還説得通;不然的話,那怕被人説是「各家自掃門前雪」也好,與其自己都未攪掂自己便嚷著要當英雄去「拯救世界」的話,老套地説,倒不如先各自做好自己的份內事,行有餘力再去想幫人做好人吧 反正潮語有云,「等埋發叔」先都未遲啊!


* 文章亦刊於<CTgoodJobs.hk>及<852郵報>